第三屆廣東祠堂文化研討會上專家說:
祠堂文化要發(fā)展傳承 必須要創(chuàng)新
彭家祠
花城文藝風景線
廣東的祠堂文化目前仍缺少一種創(chuàng)新的模式,多數仍然停留在“有條件就搞,沒條件就不搞”的狀態(tài)下。11月2-3日在英德市舉行的第三屆廣東祠堂文化研討會上,與會專家們表示,在傳統(tǒng)鄉(xiāng)村生活和村落空間中居于核心位置的祠堂,必須認真考慮在當代社會經濟環(huán)境下的轉型問題,思考與年輕人需要、與城鄉(xiāng)融合的進程等時代背景相適應的“進化”路徑,以使這些集成了大量文化信息,凝聚著濃濃鄉(xiāng)愁的寶貴文化財富,長期、系統(tǒng)地傳承下去。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卜松竹
“空心”“空置”是老祠堂保護難題
羅氏家廟
在研討會之前,來自廣東各地的古建筑、民俗、歷史、美術等方面的專家學者和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基層文化工作者在英德連續(xù)考察了多處老祠堂。其中,建于清代的黃花鎮(zhèn)寨山彭家祠因形態(tài)獨特,引起了大家的強烈興趣。
彭家祠坐南向北。山高約33米,房舍從山腳起建至山頂,共分三層,通往頂層只有北面一條平均寬1.5米,用石灰石打制成條鋪就的石階路,其余三面均是懸崖峭壁。首層建有房屋5棟,大門用花崗巖石環(huán)砌,兩側各有一瞭望眼(窗),門額上懸掛一木牌匾,楷書陽刻“明義知方”,落款寫立于清咸豐六年(1856年)。二層為書堂,硬山頂配火鍋耳風火墻,用未施釉的瓦當裝飾,青磚砌筑。頂層為彭氏宗祠,硬山頂配火鍋耳風火墻,有房舍5棟。整座建筑布局巧妙,造工精巧,從山腳到山頂不僅“華山一條路”,而且每層均只有一個小門可通往上一層。英德當地文博專家表示,這座建在山上的防御性建筑在英德目前所發(fā)現的祠堂中“絕無僅有”,它對研究英德防御性建筑的構造很有價值。
彭家祠1995年就被列入英德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近年隨著古村落、古祠堂文化的升溫,本身特色突出,且周邊風光秀麗,因而迅速成為“網紅”。記者在現場看到,游客絡繹不絕。但整座建筑群除了一群當地孩童上下嬉鬧玩耍,整座建筑空置,沒有人居住。許多房間內落滿灰塵,舊家具、物件散落,有些堆放著舊屋瓦等建材。擁有豐富建筑拍攝專業(yè)經驗的知名攝影師丘勁鋒就表示,這樣非??上В嗽猩顨庀⒉辉?,也令建筑缺少日常養(yǎng)護,容易損壞。廣東省社科院研究員陳實也表示,老房子應當在平常的使用中維護,如果老村古寨中的居民確實已經不在其中居住,是否可以考慮將房舍以比較便宜甚至免費的方式出租,提供給有興趣的人開設店鋪、工作室等,并由他們來負責日常維護?實際上,包括祠堂建筑在內的老村房屋的空置問題在各地都很突出,除了人口外流,還有包括村民另立新村造成的老村荒廢。無論怎樣,沒有了“人氣”的房屋,常常陷入加速損壞的困境中,亟待找到更有效、可持續(xù)的方式對之加以保護。
老祠堂可建成“鄉(xiāng)村文化中心”
羅氏家廟門前的旗桿夾
成為“空白”的還不僅僅是老屋。暨南大學文學院教授蘇桂寧說,當年他在廣西老家聽到的那些民歌,曾深深觸動他。于是不久前他曾專門回去,試圖搜集那些口口相傳的優(yōu)美民謠,但卻發(fā)現找不到了,“我問那些年輕人,你們怎么談戀愛啊?他們說上網用微信啊。沒有人唱歌求愛了,那些民歌自然就失傳了”。2012年,中國的城鎮(zhèn)化率首次突破了50%,建立在以農村為主的基礎上的“傳統(tǒng)生活形態(tài)”日漸消失。許多村中生活的多是老人和孩童,舊有的村莊生活方式、社交模式都改變了。
廣東省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團成員、廣東財經大學教授江冰說,他自己曾經在廣州居所附近的城中村做過問卷調查,結果發(fā)現那些進城務工人員的后代大多堅決不愿意回到農村去。50后、60后、70后的“農民工”們在結束了城市的工作生涯之后,許多人還是愿意回到曾經長大的農村去生活,但對于更年輕的一代來說,這不再是一個可行的選項。那么,作為鄉(xiāng)村記憶的載體之一的祠堂文化,接下來應該怎么走?
江冰舉了一個例子,他的一位朋友在老家的祠堂旁邊開設了一間農村圖書館,通過朋友圈“眾籌”的方式,籌到了7萬冊書籍,成效不俗。他還試圖以自己的努力重建鄉(xiāng)村記憶,對村中70歲以上的老人進行反復、細致的訪談,記錄他們所說的只言片語。同時在祠堂中設立與本村有關的名人、軍人、大學生、僑胞等的資訊介紹,讓村民了解村落的榮光和歷史。這樣的嘗試也得到了國家文化部門的關注。
2015年,廣東省文明辦印發(fā)了《關于在全省開展文化祠堂建設工作的意見》,計劃到2020年建成1500個文化祠堂,內容包含“有姓氏文化、有村史村情、有鄉(xiāng)風民俗、有鄉(xiāng)賢榜、有核心價值觀、有鄉(xiāng)村美景”——“六有”。如今距離這個目標的達成還有一年時間。
優(yōu)秀祠堂文化因素具有當代價值 也需要甄別選擇
英德市九龍鎮(zhèn)金造村,9座祠堂分布在村中的各個角落。當中的“羅氏家廟”據介紹始建于明嘉靖五年(1526年)。坐北向南,三間三進二天井,總面闊4.68米,總進深32.83米,總面積153.6平方米。門前密布的代表功名的旗桿夾,證明了村中先輩曾有的輝煌。清遠文聯、英德文聯、英德民協等的專家介紹,目前英德全市有大小規(guī)模的祠堂1000多座,較有規(guī)模的有76座,在全市的村落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分布,12處列入各級文物保護單位。從始建時間來看,以清代為主,也有部分明代和民國時期的祠堂。絕大多數為家族祠堂,名人祠堂僅有零星幾座。
中國民族建筑研究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華南理工大學建筑學院教授唐孝祥指出,廣東省文聯、省民協在全國最早啟動了古村落的全面調查與評定工作。在近年的“古村熱”中,廣東以及全國各地發(fā)現了大量極為精彩、過去少為外人所知的古村落。通過對古村落的普遍觀察就可以知道,祠堂建筑是中國傳統(tǒng)村落的重要建筑類型,是傳統(tǒng)村落的文化核心和空間中心,見證了傳統(tǒng)鄉(xiāng)村的生存本領、生活智慧和創(chuàng)造才能。在“以人為本”的中國傳統(tǒng)村落價值體系中,祠堂建筑同樣是崇宗敬祖的人性空間、契合自然的人性尺度、繼往開來的人性智慧、天人合一的人性追求的具體體現。祠堂文化的價值值得珍視和進一步挖掘。
記者發(fā)現,從實際情況看,也不乏這樣的例子:老村變成了樓盤,但祠堂還在,在祠堂里舉行的節(jié)慶慶典和日?;顒右踩匀辉谶M行,比如廣州的獵德村等。這令祠堂文化的延續(xù)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多位與會專家表示,應當深入挖掘祠堂資源的文化積淀,賦予祠堂文化新內涵新作用。也就是說,祠堂文化要“進化”,必須要有創(chuàng)新。
陳實建議,可以考慮把鄉(xiāng)村祠堂建設成多功能的文化宣傳陣地,除了慎終追遠的歷史傳承、記憶傳承之外,是不是能把這里變成村民議事的空間,變成形式多樣的學校、課堂,變成文化娛樂的場所?畢竟從長遠看,只有讓祠堂建筑真正成為村民生活、娛樂、社交的重要場所,祠堂文化的延續(xù)和發(fā)展才不是無本之木。
中山大學中國非遺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劉曉春指出,現在一方面是城市居民大量去鄉(xiāng)村旅游,去看古村落;一方面是一些地區(qū)古村落的不斷消失。實際上,很多人去看的,只是自己“想象中的鄉(xiāng)村”,他們的焦慮,只是焦慮鄉(xiāng)村會日漸變成不是自己“想象”的那個樣子。在這樣的情況下,鄉(xiāng)村、村落變成了一種被消費的“景觀”,鄉(xiāng)村生活真正的主體——村民變成了被“觀看”的對象。這種“鄉(xiāng)村生活”與真實是有差異的。這種現象在當前也應當得到關注。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chuàng)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90m2em.cn/showinfo-33-246446-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