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宮博物院游客如潮,中國國家博物館、南京博物院系列主題夏令營如火如荼,陜西歷史博物館、甘肅省博物館、江西省博物館等多家博物館延長開放時間,上海博物館暑期增設夜場……這個暑假,“文博游學熱”席卷神州大地。和線下參加游學不同的是,近800萬青少年選擇以“在線云游”的方式,通過“文物里的中國”云游博物館系列直播,實現(xiàn)了足不出戶走近文物。
由中國博物館協(xié)會、中國兒童文學研究會、人民美術出版社主辦的“文物里的中國”系列文化活動自6月啟動至今,已帶領廣大青少年云游了包括中國國家博物館、陜西歷史博物館、河南博物院在內(nèi)的8家博物館,直播講解文物近300件,讓數(shù)百萬青少年領略文物之美以及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之美。同期上線的一款匯集了多地博物館國寶級文物的答題游戲——文物知識挑戰(zhàn)賽,也吸引了數(shù)萬用戶答題,人均答題量高達千余道。
“賈湖骨笛”為何能改寫中國音樂史?“后母戊鼎”為何更名?精美絕倫的“四羊方尊”是如何鑄造出來的?“馬踏飛燕”為何能夠單足站立而不倒?文物國寶與其背后的知識,在“文物里的中國”都有答案。
在“云游博物館”系列活動中,各博物館金牌講解員作為“文物星推官”,為孩子們推介、講解珍貴文物,希望學優(yōu)秀主講教師作為“文脈傳承官”,為孩子們補充文物背后所蘊含的各學科知識點。雙方攜手,共同帶領孩子們挖掘文物的多重價值,增強孩子們的文化底蘊。
目之所及皆是教科書里的“國寶”,足不出戶就能增長見識。不少家長表示,孩子在收看直播后受到激發(fā),開始主動探究文物故事及其背后的知識點,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得到了很大提升。
改寫中國人工冶鐵歷史,被譽為“中華第一劍”的劍是哪把劍?塑繪結(jié)合的典范“唐三彩”,其中的“三彩”主要指的是哪些顏色?“舉案齊眉”中的“案”是哪一種類型的家具?
在“云游博物館”系列直播刷爆學生和家長朋友圈的同時,“文物里的中國”系列文化活動的另一個板塊——“文物知識挑戰(zhàn)賽”趣味答題活動在希望學APP中一經(jīng)上線,便迅速在學生和家長之間躥紅。
據(jù)悉,“文物知識挑戰(zhàn)賽”趣味答題活動的題目均來自于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系列教材,每一道題聚焦一件重要文物及其獨特價值,通過限時答題的方式,以賽促學,幫助廣大中小學生學習了解文物知識,擴大知識面,提升文化素養(yǎng)。
答題、挖寶、集卡,青少年們在各類文博知識中興奮地“挖呀挖呀挖”。據(jù)統(tǒng)計,“文物知識挑戰(zhàn)賽”自上線以來吸引了數(shù)萬用戶熱情答題,人均答題量高達千余道。參與答題的高中生梓浩興奮表示,“挑戰(zhàn)賽中每一道題所選擇的文物均來頭不小,它們大多是來自重量級的博物館的國寶級、鎮(zhèn)館級文物,有些甚至是國家永久禁止出境展覽的文物。而且出題的角度也很新穎,能夠以點帶面幫助我們梳理文物價值,補充文史知識。”
很多博物館從業(yè)人員也變成了這一趣味答題活動的深度用戶。自然博物館講解員小曹介紹,“把這套題答溜了,基本中華上下五千年的知識點也掌握了。”
免責聲明: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wǎng)、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wǎng)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zhuǎn)載自其它媒體,轉(zhuǎn)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凡是本網(wǎng)原創(chuàng)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zhuǎn)載,如需轉(zhuǎn)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90m2em.cn/showinfo-33-296906-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