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作業(yè)評價與課改同行
———關于批改初中數學作業(yè)的實踐與思考
瀘縣二中城西學校 李紅梅
內容摘要:
如何調動學生高質量的完成作業(yè)是我們廣大農村教師所面臨的一個頭痛問題,我嘗試著通過探討數學作業(yè)的批閱方法,來提高數學課程的教學質量,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在深化教育改革的今天,我們要多給學生一些肯定和鼓勵,少一些批評和說教,多通過批作業(yè)這種形式,與學生進行無聲的交談,靜靜地給學生以關愛,利用批改作業(yè)之機給學生以溫馨和關懷,點燃學生智慧之光和思想之花。兩句批語,只需要我們數學老師多一點心,但帶給學生的是鼓舞、是激勵、是警示、是啟迪。最后我們收獲的是理解,是感動。在這里,我想對數學老師們呼吁:給你們學生的作業(yè)也寫批語吧,您收獲的將不僅僅是學生的成績!
關鍵詞:巧用數學批改符號 搞多樣化 巧用評語
我所在學校是一所地處縣城附近的農村初級中學,成績好的學生很多想方設法轉學到縣城學校就讀,再加上九年制義務教育,學生在小學都是直升入初中,流失學生很少,這些都導致農村初中學生的數學基礎參差不齊。如何調動學生高質量的完成作業(yè)是我們廣大農村教師所面臨的一個頭痛問題,我嘗試著通過探討數學作業(yè)的評價方法,來提高數學課程的教學質量,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長期以來,我們對數學作業(yè)的批改,習慣于用“√”或“×”來評價每道題的答案,又以百分制或等級制來作為整份作業(yè)的最后評價。那么這種以對錯為主要指標評價學生作業(yè)優(yōu)劣的批改方式,實效究竟如何呢?不妨讓我們來看兩個數學教師也許并不陌生的場景:
場景一:當老師將已批改的作業(yè)本發(fā)給學生時,一部分學生看都不看一眼,就將作業(yè)本置于一邊;一部分看一眼對錯后合上了本子;另一部分學生打開本子后便開始用橡皮擦打“×”的錯題處……
場景二:當老師在批改訂正后的作業(yè)時,一部分學生拿著作業(yè)本來回穿梭與座位和講臺間,一遍又一遍地訂正;一部分學生看著錯題冥思苦想,不知從何入手,遲遲交不上訂正作業(yè)……
以上兩個場景讓我們反思:為什么教師花費了許多時間,辛辛苦苦的批改對學生來說卻實效不高呢?
事實證明這些方法在評價學生學習成績,判斷解題正誤,比較學習差異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枯燥乏味、缺乏激勵性,評價結果帶有有一定的片面性。不能全面評價一個學生的基本素質、學習潛力。作業(yè)的滿分僅表示“答題正確”,學生的解題思路、方法、過程、習慣、能力、品質等各方面并不能從分數中體現出來,而這些東西卻正是學生學習潛力之所在。此外,單純的用“√”和“×”來評價學習思維、學習成績影響師生之間思想、情感的交流,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情緒。一個“√”不能向學生傳遞多少溫情;但一個“×”卻可以帶給學生不少冷漠。學生對教師花大量時間批閱后的作業(yè),只看分數,不加反思,沒有形成評價與反思意識。單一的評價枯燥無味,缺乏激勵性,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不能全面評價一個學生。那么怎樣批改數學作業(yè)才能充分、有效地發(fā)揮數學批改這種評價方式的優(yōu)勢?怎樣的數學作業(yè)批改方式才能實現學生在知識與技能、數學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情感與態(tài)度四個維度的和諧發(fā)展?
一 、巧用數學批改符號――引導學生自我糾錯,形成良好的數學習慣。
對于學生在作業(yè)中出現計算錯誤或疑問的地方,我沒給學生打“×”,而是用了“ ×”、“ ?”“ … ” “△”等數學批改符號,標示不同性質的錯誤,以彌補用原有的“√”和“×”,批改時由于反饋信息量小而造成的校正措施不力,學生訂正應付、易形成問題遺留等不足。
當學生在解題時出現計算錯誤時,用“ ×”提示學生訂正時要注意仔細計算;當學生因不仔細抄錯數據時,可用“ △ ”標出錯誤數據,提示學生訂正時糾正;當學生解題或推導過程中有缺漏時,用 “ ” …提醒學生在訂正時將缺漏的過程補充完整;當學生解題過程的推理條件不充分,或對題意的理解有誤時,用“ ?”提示學生訂正時并注意審題,關注推理依據;當學生沒有約分時,用“△”這個符號提醒。當學生解題方法較為巧妙時,可用“☆”進行表揚鼓勵。
運用這些數學符號批改數學作業(yè)時,既簡潔又實用,避免了一個大“×”對學生解題全盤否定,增強了作業(yè)批改的指導性,能夠有效地引導學生在訂正時有針對性地自查,大大提高樂學生的糾錯能力和學習積極性,教師批改訂正作業(yè)的效率也隨之提高。
二、作業(yè)批改要從實際出發(fā),要搞多樣化。
(一)、自我批改式
對一些鞏固基礎的重復性練習(如基本訓練階段的筆算練習),以及新授過程中邊講邊練的作業(yè),開始由教師公布或指名學生講出正確的答案,讓學生自行批改自己的作業(yè)。這樣,迫使學生把審題、分析數量關系、列出算式、驗算等一整套解題的智力操作模式進行認真回顧與檢查,找出自己錯誤的癥結。做到有錯必糾,有錯自糾,從而提高自我評價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心,訂正作業(yè)的能力和習慣,使學生的學習變被動為主動,變消極為積極。
(二)、相互批改式
在批改前,先讓鄰座二人或打破座次交換作業(yè)本,然后聽老師逐題報出正確的列式,對正確的得數及演算過程中易錯易混的地方進行批改,末了,交流批改情況,最后標出對幾題,錯幾題,簽上批改人的姓名,再交還本人審閱訂正。這樣可一改過去那種教師當“醫(yī)生”,學生等“治病”的被動局面。所以,這種批改方式,學生會持認真負責的態(tài)度,批改者的身份“逼著”他們去當好“小老師”,他們會反復思索,認真檢查批改。長此以往,能收到學人之長,避人之短,揚己之長,補己之短的特殊效果。
(三)、協(xié)商批改式
這種批改方式,通常在練習課上學生獨立完成部分作業(yè)之后,以前后四人為一組,先各自交流作業(yè)中的思維過程,再各抒己見,共同討論,確定正確答案,并判斷解法是否簡便、新穎和有無獨創(chuàng)性,然后進行批改,各人矯正自己的錯題,其間,教師進行巡視,采集,適時向學生展示典型的優(yōu)秀作業(yè),分析其特點和獨到之處,誘導大家效法;展示典型的作業(yè)錯誤,共同分析其原因,讓大家吸取教訓。
這種作業(yè)批改方法,把集體智慧和個人獨立活動結合起來,就能使學生進一步理清思路,學會數學思考方法,提高判斷正誤能力,同時,使小組批改變?yōu)榛ハ鄬W習、互相印證、取長補短、共同提高的學習過程。
(四)、全批全改式
自批、互批和協(xié)商批改幾種方式,不能代替教師全面了解每個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和作業(yè)完成質量的情況。因而對新授后的獨立作業(yè),特別是涉及新概念教學后的作業(yè)或綜合練習,學生的全部作業(yè)題都應該由老師精批細改,然后發(fā)給學生,要求及時糾正錯誤,彌補他們在學習中的缺漏。這種批改方法,有利于督促學生按時、按量、按質地完成教師規(guī)定的作業(yè),借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但這種批改方式,學生往往對作業(yè)中出現的問題和錯誤不一定有所認識,也不能完全得以糾正,尤其是如果獨立作業(yè)不能在課堂內完成,則讓抄襲者得逞,導致獲得錯誤判斷的假信息。為此,全批全改的作業(yè),一定強調在課內獨立完成。
(五)、當面批改式
在學生進行課間練習時,老師在課間有重點地進行面批面改。這種批改方式,可在師生的交談中運用提問、反問、追問等方法,了解學生出現問題的關鍵,一氣呵成,啟發(fā)誘導,直接解決問題。這樣批改,對好學生可以啟發(fā)誘導他們提出問題,發(fā)現問題,深思、廣思;對學習差的同學可針對他們作業(yè)中的問題立即加以輔導,防止后進學生掉隊,從而密切師生關系,且可及時針對某些教學目的尚未達到的情況,放慢教學進度,調整或重新安排教學計劃。
(六)、抽樣檢查式
這種批改方式,即有些作業(yè)(如家庭作業(yè))教師可根據具體情況批改部分,或批改小組長,然后由小組長批改其他同學的;或批改平時學習較差的學生,與學生當面交換意見。這樣做,教師能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發(fā)揮小組長的作用,輔導較差的學生,同時,又能節(jié)省教師時間,有利于教師把精力放在備課上。
以上列舉的各種批改作業(yè)的方式,各有所長。絕不能全靠全批全改方法那樣由老師“獨家經營”,應采用各種批改方法的有機配合,把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批改中應注意多給學生提供自我反饋的機會,使學生變被動為主動,教師變獨角演員為導演,充分發(fā)揮教與學雙方的積極性,在改革、實踐中,探索出一種科學的講求實效的辦法。
三、巧用評語,激勵引導——拓寬思路,方法。
評語,不僅要反映學生解題的正誤,對學生進行恰當的學法指導,使學生形成正確的解題思路和方法,而且要注意挖掘學生的智力因素。通過積極引導,拓寬學生的思路,培養(yǎng)學生自主創(chuàng)新。批改作業(yè)時,如果注意發(fā)現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閃光點,適時地精妙之語給學生以點撥,更能激起學生數學思維的浪花,啟發(fā)學生拓展思路,發(fā)揮潛能,激活創(chuàng)新意識。在作業(yè)批改中,基礎較好的學生與學困生在學習能力、信息反饋速度等方面有差別,因此他們數學作業(yè)上的批語也應有所區(qū)別。對基礎較好的學生,除了用基本的方法做對題外,教師還可鼓勵其“一題多解”,要培養(yǎng)學生從多種角度,不同方向去分析、思考問題,克服了思維定勢的不利因素,開拓思路,運用知識的遷移,使學生能正確、靈活地解答千變萬化的應用題。當學生想到創(chuàng)造性的解法,教師要給予充分的肯定,如寫上“有創(chuàng)意,好!”“解法多。方法好,思路寬”等使他們從中受到鼓舞,以激發(fā)他們的發(fā)散性思維和創(chuàng)新意識。老師寫上肯定他們的獨特見解和創(chuàng)造性。對只用一種方法解題的作業(yè)加上“能掌握了這種方法很不錯了,你愛動腦筋的話肯定還有高招”。“如果你能多觀察理解,將會發(fā)現好多方法呢!這樣的評語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使學生開啟心靈,馳騁想象;鼓勵學生動腦思考發(fā)現問題做出假設嘗試驗證歸納總結應用;使他們敢于大膽的去想去做,鼓勵學生要敢于標新立異,敢于嘗試,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的作業(yè)如果答案錯誤,也盡量不一筆抹殺,而是即使一步做對,也予以肯定,并且要通過批語幫助他們對題目重新理解,讓學生感到教師在關心自己,使得學生在訂正作業(yè)時變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如“再看看例題,你會做對的!”,“先復習課本××頁,再訂正!”,“用××方法試試看!”等。還可根據其進步情況寫道:“你的作業(yè)連續(xù)這么多次得優(yōu)秀,老師驚訝了,繼續(xù)努力吧,讓同學們都羨慕你。”特別是對于急需鼓勵的中后學生,就要抓住“寸有所長”的優(yōu)點,用略為夸張的句子進行充分的肯定或贊揚,并可順帶提出希望。
例如,對一向善于動腦的學生評語是:能嘗試一題多解,很好!你真棒!教師還沒想到這種做法。 你真聰明!這種方法比老師的方法強多了。
而對聰明的小馬虎的評語是:方法很好!仔細查一查,看問題出在哪里?希望你告別粗心,與細心交朋友。
對作業(yè)認真,字跡工整,但內容有錯的評語是:多漂亮的字呀!要是再仔細一點就好了!
針對各種不同的情況,還可用表達贊揚和鼓勵的類似的評語有:你的作業(yè)進步很大,老師真高興!很高興看見你現在取得這么大的進步! 再努力一把,相信你會做得更好!真棒!相信你會做得更好!看來,只要努力,沒有過不了的坎。 相信自己,沒錯! 你又進步了,真為你高興! 加把勁,這道題你可以做出來!
有人說:“教師的語言如鑰匙,能打開學生心靈的窗戶;如火炬,能照亮
學生的未來;如種子,能深埋在學生的心里。”走進學生的心靈,關注學生的發(fā)展,從內心深處贊賞、欣賞每一位學生,與之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使每個學生把作業(yè)當作與教師交流的機會。獲得一種自我的滿足與成功感,使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體驗著理解、信任、友愛、尊重和鼓舞。學生會感受到集體的溫暖,感受到老師期待的目光和同學們誠摯的心靈,從而信心倍增,學習自然而然地自覺起來了。
總而言之,評價有法,但無定法,只有不斷更新教學理念,不斷在實踐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評價才能屢評屢新,越評越精。為此,在深化教育改革的今天,我們要多給學生一些肯定和鼓勵,少一些批評和說教,多通過評價作業(yè)這種形式,與學生進行無聲的交談,靜靜地給學生以關愛,利用批改作業(yè)之機給學生以溫馨和關懷,點燃學生智慧之光和思想之花。兩句批語,只需要我們數學老師多一點心,但帶給學生的是鼓舞、是激勵、是警示、是啟迪。最后我們收獲的是理解,是感動。在這里,我想對數學老師們呼吁:給你們學生的作業(yè)也寫批語吧,您收獲的將不僅僅是學生的成績!
附:參考文獻
1、《初中數學新課程標準》上海市教育委員會
2、《提高數學作業(yè)有效性的策略》 泗陽雙語實驗學校 劉蓮
3、《從多元智能到因材實教》 中國教育報 姜美玲2003-12-18
4、《學周刊》 2011年21期
5、《中學數學雜志》 2011年06期